理论实践

Academic research

外伤愈合新突破-无疤愈合几率大增

发布时间:2025-04-19点击次数:

疤痕是皮肤深层损伤后纤维化修复的结果,受损伤程度、炎症、愈合方式、产品副作用及护理等多种因素影响。

一、传统疗伤致疤因素

1、感染炎症致疤。延长修复期,刺激成纤维细胞增生,增加胶原沉积,形成增生性疤痕或瘢痕疙瘩。

2、干性愈合致疤。干性愈合指痂下愈合,当血痂干痂时导致痂下新生肉芽畸形生长及表皮组织爬皮受限致疤。

3、药物副作用致疤。大部分外伤产品杀菌消毒的同时对组织细胞或粘膜组织具有较强的刺激甚至破坏作用而易留疤。

4、真皮层损伤易致疤。当伤口深达真皮层时,身体启动纤维化修复机制,生成胶原蛋白填补伤口,但排列紊乱,形成疤痕。

5、特殊外伤致疤。大面积或深度伤口如手术切口、烧伤易留疤。

6、瘢痕体质致疤。部分人因遗传因素易产生瘢痕疙瘩,甚至轻微损伤即可引发过度修复。

二、无疤愈合的实现。

疤痕形成有诸多因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外伤后急性炎症期炎性反应持续存在有关。新产品“外伤愈合液”疗伤跨越或缩短急性炎症期反应,伤口不结血痂,不感染,不发炎,无副作用,实现无疤愈合。

1、开放愈合取代干性愈合不留疤。新产品的使用,外伤不结血痂,无需包扎,采用开放愈合疗伤新模式,实现无疤愈合。

2、跨越或缩短急性炎症期不留疤。新产品抗炎症防感染效果显著,促进伤口愈合明显,实现快速愈合,无疤愈合。

3、产品副作用致疤不复存在。新产品杀菌消毒作用明显,对组织细胞或粘膜组织无副作用,安全系数高,取代了传统疗伤产品,实现无疤愈合。值得一提的是,部分人体外伤留疤是疤痕体质导致存在误区,实质上疤痕体质是不存在。